目的
探讨全科医学科医护一体化危急值管理方法对保证临床正常工作及患者安全的效果。
方法
2013 年 6 月全科医学科成立危急值报告专项管理小组,调查2013 年 7 月—12 月危急值管理中出现漏填、记录错误等风险因素。2014 年 1 月对危急值报告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 6 个月(2013 年 7 月—12 月)和干预后 6 个月(2014 年 1 月—6 月)的微生物、电解质(钾、钠、氯、钙、镁、无机磷)的危急值项目登记合格率、护理处理合格率及医疗处理合格率的差异性。
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危急值报告管理前后的危急值登记合格率分别为 78.86%、97.31%,护理处理合格率分别为 70.33%、98.65%,医疗处理合格率分别为 59.76%、95.07%,管理后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护一体化危急值报告管理有助于规范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Citation:
马青, 秦久娟, 李蓉琼. .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7, 32(1): 98-100. doi: 10.7507/1002-0179.201504099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杨浩, 付靖瑜, 汪宏良. JCI 标准下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6(13): 2400-2401.
|
2. |
刘月皎, 魏源华. 危急值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 28(3): 277-279.
|
3. |
文兴东. 危急值在临床检验质量体系中的重要性探索. 吉林医学, 2013, 34(2): 399.
|
4. |
池末珍, 曹登科, 刘治东, 等. PDCA 循环在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 22(2): 4244.
|
5. |
钟彦, 蒋璐, 刘敏, 等. 浅谈某院在危急值精细化管理中的探索. 四川医学, 2016, 37(5): 562-564.
|
6. |
陈辉兰. 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 实用医技杂志, 2013, 20(11): 1245.
|
7. |
宋世平, 陈建魁, 马红雨, 等. 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促进检验科质量管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20): 2519-2521.
|
8. |
徐茂云, 张新国, 魏巍, 等. 我院优化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医院管理, 2013, 33(10): 22-23.
|
9. |
谢娜, 彭晔, 韩轶超.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华西医学, 2016, 31(4): 765-767.
|
- 1. 杨浩, 付靖瑜, 汪宏良. JCI 标准下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6(13): 2400-2401.
- 2. 刘月皎, 魏源华. 危急值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 28(3): 277-279.
- 3. 文兴东. 危急值在临床检验质量体系中的重要性探索. 吉林医学, 2013, 34(2): 399.
- 4. 池末珍, 曹登科, 刘治东, 等. PDCA 循环在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 22(2): 4244.
- 5. 钟彦, 蒋璐, 刘敏, 等. 浅谈某院在危急值精细化管理中的探索. 四川医学, 2016, 37(5): 562-564.
- 6. 陈辉兰. 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 实用医技杂志, 2013, 20(11): 1245.
- 7. 宋世平, 陈建魁, 马红雨, 等. 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促进检验科质量管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20): 2519-2521.
- 8. 徐茂云, 张新国, 魏巍, 等. 我院优化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医院管理, 2013, 33(10): 22-23.
- 9. 谢娜, 彭晔, 韩轶超.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华西医学, 2016, 31(4): 76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