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急诊科护士轮岗周期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为护士轮岗周期确定提供依据。 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科内参加轮岗的护理人员统一发放自制表格,采用匿名形式,对各组实施不同的轮岗周期,并对轮岗期内各组发生的不良事件分别进行统计。 结果 轮岗周期为5个月时,不良事件发生数最少。 结论 急诊科护士轮岗周期应定在5个月较合适。
Citation:
陈海燕,李金香. 急诊科护士轮岗周期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关系.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1, 26(9): 1401-1402. doi: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杨胜琴, 张兰, 李青. 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体会[J]. 当代医学, 2009, 15(36): 122.
|
2. |
刘玮琳, 叶文琴. 加拿大Me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 南方护理学报, 2003, 4(10): 94.
|
3. |
李漓, 刘学琴. 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 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11): 54-55.
|
4. |
杨丽丽. 急救护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7.
|
5. |
许苹, 谭晓杰.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研究现状[J]. 中国卫生经济, 2001, 20(7): 55-56.
|
6. |
方芳, 刘蕙珠, 郑雅芬. 实施护理人员动态管理的尝试[J]. 现代护理, 2003, 9(2): 141.
|
7. |
王志民. 实施岗位轮换培养护理复合型人才的探讨[J]. 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4 ): 32-33.
|
8. |
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学 [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349.
|
9. |
丁涵章. 医德学概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6: 386.
|
10. |
郁翠玲. 浅谈科室间护士轮岗的利与弊[J]. 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7): 98-99.
|
11. |
冯岚, 林爱玲. 临床急诊护理学[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 63.
|
12. |
陈维政. 人力资源管理[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87.
|
- 1. 杨胜琴, 张兰, 李青. 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体会[J]. 当代医学, 2009, 15(36): 122.
- 2. 刘玮琳, 叶文琴. 加拿大Me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 南方护理学报, 2003, 4(10): 94.
- 3. 李漓, 刘学琴. 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 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11): 54-55.
- 4. 杨丽丽. 急救护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7.
- 5. 许苹, 谭晓杰.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研究现状[J]. 中国卫生经济, 2001, 20(7): 55-56.
- 6. 方芳, 刘蕙珠, 郑雅芬. 实施护理人员动态管理的尝试[J]. 现代护理, 2003, 9(2): 141.
- 7. 王志民. 实施岗位轮换培养护理复合型人才的探讨[J]. 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4 ): 32-33.
- 8. 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学 [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349.
- 9. 丁涵章. 医德学概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6: 386.
- 10. 郁翠玲. 浅谈科室间护士轮岗的利与弊[J]. 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7): 98-99.
- 11. 冯岚, 林爱玲. 临床急诊护理学[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 63.
- 12. 陈维政. 人力资源管理[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