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Keyword
"心内直视手术" 19 results
-
目的 分析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特点,探讨处理措施。 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月,连续行1 163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发生鱼精蛋白毒性反应31例,其中轻度反应(血压下降lt;30mmHg)26例,中度、重度反应(中度反应血压下降30~49mmHg,重度反应血压下降≥50mmHg)5例;低血压型28例,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型2例,肺血管收缩型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立即停止使用鱼精蛋白或减慢鱼精蛋白泵入速度、补充血容量、抗过敏、血管活性药物或再次体外循环治疗。 结果 26例出现轻度鱼精蛋白毒性反应者经停止使用或减慢鱼精蛋白泵入速度及相应治疗后,均很快好转;5例出现中度、重度鱼精蛋白毒性反应者,经停止使用鱼精蛋白、抗过敏、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和再次体外循环支持, 4例好转,1例死亡。27例门诊随访3个月,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 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中度、重度反应者死亡率高。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发生与其用量和使用方法密切有关,充分认识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精确鱼精蛋白用量和改进使用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毒性反应的发生。
Release date:2016-08-30 06:15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报告新型心脏停搏液灌注器在心肌保护中的应用。方法100例心脏病患者在心内直视术中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高钾温-冷-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器和新的高钾氧合血配备方法进行心肌保护。结果体外循环时间31~163min,平均52.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112min,平均42.6min,心脏自动复跳率100%,均为窦性心律。结论自行设计的新型心脏停搏液灌注器和新的高钾氧合血配备方法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确切、满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Release date:2016-08-30 06:2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观察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lol)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方法选择二尖瓣置换术患者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9例.对照组:采用常温心肺转流(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实验组:在心内直视手术开始前,给予艾司洛尔调整并维持心率在30~50次/分,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CPB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和超微结构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术后实验组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术中心率和心肌张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心肌组织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两组心肌超微结构手术前、后同时间点比较,心肌形态和线粒体结构均无明显差别;手术结束时实验组心肌糖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 结论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艾司洛尔,能明显改善手术操作条件和提高心肌的保护效果.
Release date:2016-08-30 06:32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CPB)管理的经验及教训,为更安全的CPB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4年2月~2004年12月施行的CPB心内直视手术7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硬件设备、转流技术、灌注师经验、术中监测及心肌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3748例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CPB。结果全组死亡248例,总死亡率3.4%(248/7262)。1964年2月~1983年12月施行CPB手术464例,死亡52例,死亡率11.2%;1984年1月~1996年12月施行CPB手术1709例,死亡78例,死亡率4.6%;1997年1月~2004年12月施行CPB手术5089例,死亡118例,死亡率2.3%;1997年3月~2004年12月,对3748例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CPB,手术顺利,未发生与CPg相关的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灌注师的经验和硬件设备的完善、使用高质量的人工心肺机和氧合器、多种转流技术的应用、完善的监测系统等可明显提高CPB的安全性。心脏不停跳下CPB是安全且易于管理的一种方式。
Release date:2016-08-30 06:18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目的 介绍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应用体会。 方法 327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置左心房引流管,降温至32±1℃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60mmHg左右,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心脏畸形矫正术,方法同心脏停搏手术。 结果 死亡7例,死亡率2.1%,其余均痊愈出院,随访1~13个月,恢复良好。 结论 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简化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Release date:2016-08-30 06:33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观察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4例,阻断主动脉后浅低温逆行灌注持续给予氧合血,使心脏缓慢跳动(40~50次/分);对照组:12例,中度低温阻断主动脉后根部灌注高钾含血停搏液,待心脏停搏后改为逆行灌注。术中多时点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CPB后30min留取右心房标本,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CPB前比较,主动脉阻断30min时两组CK-MB、cTnT和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升高(P〈0.01),Bax表达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Bcl-2表达降低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Bcl-2表达降低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阻断30min后实验组CK-MB、cTnT和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双瓣膜置换术与心脏停搏手术相比较,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较小,可能与维持Bcl-2蛋白表达水平,抑制Bcl-2/Bax基因向Bax偏移等因素有关。
Release date:2016-08-30 06:23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为了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顺利进行,探讨其体外循环(ECC)的特点。方法 对近3年来施行的59例10kg以下婴幼儿ECC进行总结,并与同期205例成人ECC进行比较。结果 婴幼儿组死亡5例,成人组死亡5例。两组术中均未发生ECC意外和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成人组在转流时间、阻断时间、预充液用量、钾用量、碳酸氢钠用量、库血用量、转流中尿量等方面明显高于婴幼儿组(P<0.05和P<0.01);而转流中流量和使用库血例数则较婴幼儿组明显减少(P<0.01),整个ECC期间婴幼儿组血气改变较大,特别是在转流20分钟时较明显(P<0.05);两组对血钾的影响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婴幼儿ECC应采用高流量灌注,应用高质量膜肺,并注意心肌保护,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预充液应选择不含糖溶液。
Release date:2016-08-30 06:33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总结215例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15例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者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跳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鼻咽温度在(33±1)℃,均在心脏空跳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毕后顺利停机,术后血液动力学平稳,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率低,无1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及空气栓塞,早期死亡率0.93%(2/21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应用于绝大部份心内直视手术。
Release date:2016-08-26 03:57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介绍鼓泡式改良左心引流管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38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及其它心脏疾病患者在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鼓泡式改良左心引流管进行左心减压引流。结果全部患者置入鼓泡式改良左心引流管顺利,拔除不困难,引流效果良好。结论鼓泡式改良左心引流管在负压吸引过程中侧孔不容易因吸附被软组织堵塞,引流效果可靠。
Release date:2016-08-30 06:25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目的 总结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我科治疗34例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4岁。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各1例,均在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时采用不中断心脏冠脉循环的方法保持心肌有氧灌注,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8例,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 结果 术后发生一过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室性心律失常各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即时窦性心律为10000% (34/34),术后1周时为44.12%(15/34),出院时为64.70%(22/34)。随访时间1~17个月,随访6个月后因血栓栓塞死亡1例,失访1例。出院后1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8.79%(26/33),3个月时为85.18%(23/27),6个月时为87.50%(21/24),1年时为88.23%(15/17)。 结论 在不中断冠脉循环下施行直视心房颤动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简单可行,效果可靠,对重症患者更加安全。
Release date:2016-08-30 06:02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