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Keyword
"血管炎" 54 results
-
报告二例较典型的树冰状视网膜血管炎,均为小儿。一例用皮质激素治疗,另一例辩证内服中药结合局部激素眼药水点眼,均获治愈,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病因、临床特点、眼底血管荧光照影表现、治疗、预后及鉴别诊断进行简要讨论。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2,8:36-37)
Release date:2016-09-02 06:3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Release date:2016-10-21 09:40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SS ),是一种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血管外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该病临床罕见,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为24/100万。由于该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CSS患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1 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胸闷气喘伴咳嗽28个月,双手发麻6个月,加重10 d”,于2007年12月1日入院。2005年8月起无明显诱因经常感胸闷气喘,活动时明显,伴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在外院诊断为肺炎,经抗感染治疗可好转。2006年6月2日胸部CT示两肺纹理粗乱,右中叶、左舌叶见少许小片状影;2006年6月6日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腔内少量白色分泌物;痰找抗酸杆菌阳性,于2006年6月7日第1次住院。病程中,体重减轻10 kg。既往于2005年5月22日因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行淋巴结活检,活检病理示慢性反应性增生;1:2000 PPD试验 红肿大小为10 mm×11 mm,有水泡。查体: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WBC)总数11.1×109/L,血红蛋白96 g/L,血小板计数192×109/L;血结核抗体弱阳性(酶标法);肝功能:球蛋白82.1 g/L,白蛋白28.3 g/L;肾功能正常;血沉 115 mm/1 h;尿常规:潜血(±),痰找结核菌6次阴性;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右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心脏彩超及动脉血气正常。诊断为肺结核,支气管结核,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于2006年6月19日予3HLEZ/9HL方案抗结核及抗感染治疗,2006年6月26日症状好转出院,但仍感活动时胸闷气喘,复查血常规:WBC总数8.3×109/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计数400×109/L;肝功能:球蛋白68.5 g/L,白蛋白26.3 g/L;肾功能正常。于2006年9月1日因双下肢关节痛自行停用抗结核治疗。2006年9月11日行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治疗。
Release date:2016-08-30 11:58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Release date:2016-09-02 05:4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frosted branch angiiti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血管炎,以广泛的视网膜血管旁渗出为特征,可分为不合并全身表现的特发型与合并全身病变,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ecient virus,HIV)感染的全身型。前者主要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预后好,后者则需联合病因治疗,预后较差。
Release date:2016-09-02 06:1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necrotizing granulomatous vasculitis, NGV)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血管炎[ 1] , 临床上分全身型和局限型[ 2 ] 。全身型以上、下呼吸道和肾脏为常见受累器官, 无肾脏受累者则为局限型。该病男性略多于女性, 40 ~50 岁为高发年龄段。因其临床表现多样, 且无特异性, 常误诊为各亚专科疾病[ 3 ] 。2012 年11 月6 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及睡眠科收治1 例青年女性NGV患者, 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Release date:2016-09-13 03:54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报道一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显微镜下血管炎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报道 1 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显微镜下血管炎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患者女性,68 岁,因“间断咯血 10 余年,乏力 1 个月,发热 3 d”入院,胸部 CT 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ANCA 过筛试验阳性(1∶320),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肾穿刺病理符合显微镜下血管炎。入院后病情进展,出现严重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及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 1 年病情稳定。国内外文献显示,支气管扩张是显微镜下血管炎患者肺部累及的常见表现,部分患者在血管炎发病之前存在多年的支气管扩张病史,慢性气道感染可能与血管炎的发病有关,合并支气管扩张的血管炎患者出现弥漫性肺出血风险较高。结论支气管扩张与显微镜下血管炎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Release date:2021-02-08 08:1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
目的 加深对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改善预后。方法 复习国内发表的临床诊断为CSS的28例病例,结合近期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6例(53.3%),女14例(46.7%);年龄7~76岁,平均41.4岁。14例以喘息为首发症状,19例有支气管哮喘症状,病变可累及呼吸系统(63.3%)、神经系统(36.7%)、皮肤(50.0%)、消化系统(33.3%)、心脏(13.3%)、肾脏(6.7%)、关节肌肉(3.0%)、外周血管(6.7%)及眼部(6.7%)等。28例(93.3%)存在嗜酸粒细胞异常,平均值为29.5%,6例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P-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ANCA)检查均提示阳性。18例CSS患者肺部CT存在异常,多表现为浸润性、磨玻璃样、弥漫性间质样或结节样改变;14例取得病理学检查依据,表现为嗜酸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及血管外肉芽肿。临床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总体预后较好。结论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当患者表现为哮喘、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及肉芽肿性血管炎时,应高度警惕此病。
Release date:2016-08-30 11:3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Release date:2016-09-02 05:4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